
准确把握建标和达标的关系,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梳理提炼务实管用、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,固化治理成果,提升治理效能。
衡山县紧紧围绕“我的衡阳·我的奋斗”,聚力“三强一化”建设,以标准化为抓手,创新体制机制,强化综合治理,走出了一条城乡治理标准化的新路子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机制保障上下功夫,着力延伸标准化“长度”。立足责任、制度、督导三个方面的重点,把城乡治理标准化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。一是以制度定标尺。始终把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,成立由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城区治理、乡村治理、交通治理、市场经营治理、公共安全治理5个专项工作组,统筹推进全县标准化工作。二是以责任立支撑。全面压实工作责任,构建了县级领导重点抓、乡科级干部具体抓、普通党员协助抓、村组干部直接抓的“四级联动”责任体系,充分调动起全县党员干部的能动性,形成了全员行动、共抓落实、争相作为的浓厚氛围。在“四级联动”的引领下,各乡镇实行党员认领清洁路段包干制,分段认领,整体推进。三是以督导促效能。建立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、联络员沟通、简报信息等多重机制,畅通县标准化办与专项工作组之间的联系渠道,有效传导责任和压力。将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,县委、县政府督查室、县纪委监委成立联合督导组,对5个专项工作组开展督导,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、治理对标达标。
在破题攻坚上敢作为,着力拓展标准化“宽度”。举一纲而万目张。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点多面广,只有抓住重点、破解难题,才能有力有效、走出新路。一是突出规划先行。坚持统一规划、基础先行、分步实施的原则,全面整合乡村振兴、国土空间规划、中心化攻坚年等重点工作,科学制定了总体规划和子项规划。逐项制定细化、量化的工作标准,确保可操作、能推广、有执行。二是突出统筹协作。在城区治理方面,全力开展城区治理标准化示范街创建,把完善街区功能放在首位,围绕市容秩序、市政设施、广告亮化、空间立面、环境卫生、园林绿化、停车秩序7项任务,治脏治乱、美化提升。在乡村治理方面,科学布局村庄和各项基础设施、公用设施,大力推进“示范屋场”“美丽屋场”建设,整治人居环境、路域环境,倡导标准化的生产生活方式。三是突出宣传引导。弘扬“闯创干”精神,依托“屋场恳谈会+”“衡阳群众”等载体,发起“标准化、新变化”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,讲清标准化治理的内涵、意义,让老百姓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,凝聚以标准化理念来规范提升各领域工作的强烈共识。
在打造亮点上走前列,着力凸显标准化“深度”。城乡治理标准化是一项常态化、长效化的工作,形成可借鉴、可推广的亮点和特色,是巩固提升标准化水平的有效路径。一是下好创新驱动“先手棋”。结合衡山县的优势工作,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标准化创新的重点,以“六张网”为支撑,完善县乡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,创新推出一批应急管理标准化的“衡山经验”。同时,将应急管理体系标准化辐射到交通安全整治,推出“整治黄标线”和统一标识“黄牌”治理模式,凸显创新驱动内涵。二是打好特色培育“主动仗”。既做实规定动作固本,也做精自选动作强基,着力培育衡山标准化新特色。在公共安全治理标准化上,大力倡导城市快警勤务特色化,在重要时间节点设定城市快警武装巡逻路线。在城乡绿化标准化上,在全市率先启动通道绿化,建设示范样板路段30余条,助力绿色衡山和生态衡山建设。三是出好成果运用“主动拳”。准确把握建标和达标的关系,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梳理提炼务实管用、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,固化治理成果,提升治理效能。在一系列工作中,全县总结提炼出乡村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标准“五无一有”、村民讲文明爱卫生行为规范“四不两自觉”等标准规范,并与县域治理现代化充分结合,做好成果运用。
(作者系中共衡山县委副书记、县长 发表于2022年7月14日衡阳日报A04版)
责编:徐梅芳
来源:衡山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衡山县开展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培训
戴新贤调研第三届衡阳市旅发大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
戴新贤主持召开衡山县党政联席会
衡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:抢抓施工“黄金期”加速推进项目建设
衡山县店门镇:非遗搭台 农耕文化“活”起来
衡山县:18辆纯电动公交车即将上路运营
衡山县城管执法局开展为期一个月城区风貌综合整治行动
戴新贤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2025年第8次集体学习
下载APP
分享到